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中国式摔跤
体育//
0.0
441
视频
14.0
课时
35.00
介绍
目录

课程概述

本课程帮助学习者掌握中国式摔跤的独特技巧技法和基本原理,体验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众健身、防卫和竞技比赛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

讲师介绍

朱建亮

苏学良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式摔跤运动概述、中国式摔跤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滚倒、基本步法、手法、徒手基本功、器械基本功、跤绊、踢和手技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式摔跤的产生与发展前景、竞赛规则及其裁判法;了解和初步掌握中国式摔跤的技术动作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具有中国式摔跤的初步教学和训练能力等;加强对新时代的武德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本课程校内讲授时间为36学时,学生类型主要是各专业本科学生,每学期上课人数为50人。每年有100多名本科生参加校中国式摔跤锦标赛,整体上学习效果良好,受到各专业学生欢迎和喜爱。

第一章 中国式摔跤概述
中国式摔跤概述

(1415s)

第二章 中国式摔跤常用语
常用语和谚语

(1429s)

第三章 中国式摔跤近20年发展简况
近20年发展简况

(1022s)

第四章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1235s)

第五章 跤架和步法
跤架和步法

(1046s)

第六章 把位、揪拿与反揪拿(一)
把位、揪拿与反揪拿

(828s)

第七章 揪拿与反揪拿(二)
揪拿、反揪拿(二)

(635s)

第八章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一)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一)

(1149s)

第九章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二)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二)

(983s)

第十章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三)
身体各部位常见动作(三)

(849s)

第十一章 徒手基本功
徒手基本功

(806s)

第十二章 器材基本功
器械基本功

(702s)

第十三章 过背跤绊
过背跤绊:揣、披、入

(1193s)

第十四章 转体跤绊(一)
转体跤绊:别、勾

(736s)

第十五章 转体跤绊(二)
转体跤绊:切、崴

(934s)

第十六章 正面跤绊(一)
正面跤绊:大得合、小得合

(731s)

第十七章 正面跤绊(二)
正面跤绊:里刀勾、撮窝、耙子

(891s)

第十八章 手技(一)
手技(一):扣腿、掏腿、捆腿

(691s)

第十九章 手技(二)
手技(二):穿腿、钻扛、穿裆靠、里手豁

(820s)

第二十章 手技(三)
手技(三):手别、肘、揿、掀

(920s)

第二十一章 手技(四)
手技(四):拄、弹拧子、走

(800s)

第二十二章 手技(五)
手技(五):搀管、掰子

(830s)

第二十三章 手技(六)
手技(六):铁鞋拔、扠闪、扠撤

(976s)

第二十四章 踢(一)
踢:大拿踢、冲踢

(1194s)

第二十五章 踢(二)
踢:搀踢、扳踢

(1076s)

第二十六章 踢(三)
踢(抹脖脚)

(1208s)

第二十七章 踢(四)
踢:摇车脚

(1080s)

第二十八章 踢(五)
踢:落步脚、飞逮子

(1382s)

第二十九章 其他常见跤绊(一)
其他常见跤绊:缠叼

(1173s)

第三十章 其他常见跤绊(二)
其他常见跤绊:躺刀

(792s)

第三十一章 其他常见跤绊(三)
其他常见跤绊(耙拿)

(696s)

第三十二章 其他常见跤绊(四)
其他常见跤绊(扦别)

(674s)

第三十三章 其他常见跤绊(五)
其他常见跤绊(扳打、搂)

(625s)

第三十四章 其他常见跤绊(六)
其他常见跤绊(搧、磨)

(805s)

第三十五章 中国式摔跤教学
中国式摔跤教学(教学原则、基本阶段、教学方法与纠正方法)

(1008s)

第三十六章 中国式摔跤训练
中国式摔跤教学(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

(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