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城乡规划量化分析
住房和城乡建设//
0.0
1625
视频
7.5
课时
18.75
介绍
目录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城乡规划量化模型的概念、软件和操作流程,以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为实证案例,讲解数据的获取、分析过程、结果和讨论,从理论到实践,带领同学们掌握量化分析技能并提升量化思维能力。课程主要讲解数据统计基础知识、问卷数据量化整理、结构方程量化分析、要素聚类量化分析、语义差异量化分析、离散选择量化分析、手段目的量化分析、社会网络量化分析、空间统计量化分析、空间句法量化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量化分析。本课程面向对象包括城乡规划、旅游管理、建筑、风景园林、社会学、管科科学等学生和在职人士。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

讲师介绍

李渊

详细介绍

 

城乡规划量化分析课程重点开展计量方法的思维训练和计量模型技能训练,提升同学们的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本课程精选9个模型(结构方程、要素聚类、语义差异、离散选择、手段目的、社会网络、空间统计、空间句法以及神经网络),以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为实证案例地,进行教学情境设计,遵循认知和学习规律,从基础理论到操作应用实现面向认知过程的课程教学。

课程安排15周内容,每周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目的性强,通过理论和技能讲授可以达到计量分析“思维视野”的扩张、“技能应用”的熟悉、“实践案例”的推进。

本课程的学习建议如下:

1) 第一步:同学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视频,启发计量思维,逐渐认知“因变量与自变量”、“显著性和理性决策”,并找到自己的答案。

2) 第二步:树立坚定地信心,培养学习的韧性,确定一定要“拿到合格与优秀证书”的目标。课程一共15周,每周1次测试,最后1次考试(选择题和判断题)。我们一次性发布了所有的测试和考试内容,因此可以做到集中高效完成测试与考试。因此,能否拿到合格与优秀证书,就看自己的韧性了。

3) 第三步: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开始安装SPSS等相关软件,下载课程配套数据,一步一步掌握GIS技能。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或者产生新的认识,可以在讨论区中积极互动,还可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获得感。

 

第1周 绪论
1.1 绪论(1)(教学内容)

(392s)

1.2 绪论(2)(文献分析)

(275s)

1.3 绪论(3)(示范案例:鼓浪屿)

(379s)

第2周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上)
2.1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1)(数的理解)

(271s)

2.2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2)(数的变异性)

(224s)

第3周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下)
3.1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3-1)(假设检验:显著性)

(222s)

3,2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3-2)(假设检验:t检验)

(447s)

3.3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3-3)(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332s)

3.4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3-4)(假设检验:卡方分析)

(421s)

第4周 问卷数据量化整理
4.1 问卷数据量化整理(1)(问卷设计)

(414s)

4.2 问卷数据量化整理(2)(SPSS软件介绍)

(465s)

4.3 问卷数据量化整理(3)(Stata软件介绍)

(430s)

第5周 结构方程量化分析
5.1 结构方程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551s)

5.2 结构方程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542s)

5.3 结构方程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游客感知)

(474s)

第6周 要素聚类量化分析
6.1 要素聚类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313s)

6.2 要素聚类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331s)

6.3 要素聚类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行为聚类)

(535s)

第7周 语义差别量化分析
7.1 语义差别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319s)

7.2 语义差别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268s)

7.3 语义差异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街道体验)

(431s)

第8周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上)
8.1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1-1)(模型介绍:Logit)

(606s)

8.2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1-2)(模型介绍:个体模拟)

(811s)

8.3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1-3)(模型介绍:陈述偏好)

(957s)

8.4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1-4)(模型介绍:软件操作)

(550s)

第9周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下)
9.1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425s)

9.2 离散选择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移动机理)

(441s)

第10周 手段目的量化分析
10.1 手段目的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608s)

10.2 手段目的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262s)

10.3 手段目的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出行动机)

(239s)

第11周 社会网络量化分析
11.1 社会网络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408s)

11.2 社会网络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316s)

11.3 社会网络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潜在区域)

(395s)

第12周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上)
12.1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1-1)(模型介绍:空间自相关)

(400s)

12.2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1-2)(模型介绍:空间回归)

(606s)

12.3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1-3)(模型介绍:地理加权回归)

(327s)

第13周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下)
13.1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2-1)(示范应用:杜宾模型)

(345s)

13.2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2-2)(示范应用:地理加权模型)

(275s)

13.3 空间统计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区位效应)

(317s)

第14周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
14.1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409s)

14.2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2-1)(示范应用:线段分析)

(173s)

14.3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2-2)(示范应用:凸空间分析)

(136s)

14.4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2-3)(示范应用:视线分析)

(151s)

14.5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2-4)(示范应用:模拟分析)

(340s)

14.6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3)(鼓浪屿案例:菽庄花园)

(437s)

第15周 神经网络量化分析
15.1 神经网络量化分析(1)(模型介绍)

(392s)

15.2 神经网络量化分析(2)(示范应用)

(303s)

15.2 神经网络量化分析(1)(鼓浪屿案例:人流预测)

(3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