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生态毒理学
自然资源//
0.0
459
视频
6.5
课时
16.25
介绍
目录

课程概述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毒理学》首先通过对人类历史发生的著名的十大公害事件的介绍,以史为鉴,树立学生对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分配和降解规律的讲解和近年来引起关注的新兴污染物,增强学生关注和解决处理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污染问题,激发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通过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吸收,生物转化,解毒,消除和富集,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讲解, 使学生理解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生物转移效应,树立全球一体化的理念,增强作为大国为全球环境事业做贡献的使命感。通过对毒物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效应到景观和全球效应,树立学生正确认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的理念,立志贡献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使命担当。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

讲师介绍

孙丽伟

陆勇泽

详细介绍

本课程将讲解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环境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类别,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毒性效应及有害污染物的风险评价。教学中强调最新理论及最新发现的介绍,除教材内容外,穿插最新研究成果文献选读。2013开始在东南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每年的春学期开设, 共设36学时,主要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硕士研究生,每年约30名学生选修。 本课程也可供生态类、资源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为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第一章 生态毒理学的定义
1.1生态毒理学的定义-1

(764s)

1.2生态毒理学的定义-2

(379s)

第二章 环境污染物的定义和种类
2.1环境污染物的定义和种类

(638s)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3.1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1338s)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过程
4.1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过程

(423s)

第五章 毒物的效应的定义与特点
5.1毒物的效应的定义与特点

(880s)

第六章 毒物的效应-分子效应
6.1毒物的效应-分子效应-1

(421s)

6.2毒物的效应-分子效应-2

(905s)

第七章 毒物的效应-个体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
7.1毒物的效应-个体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

(781s)

7.2个体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水生生物毒性试验-1

(620s)

7.3个体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水生生物毒性试验-2

(655s)

7.4个体的急性和慢性致死效应-土壤生物

(584s)

第八章 毒物的效应-对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8.1毒物的效应-对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115s)

第九章 毒物的效应-微宇宙的利用
9.1毒物的效应-微宇宙的利用

(465s)

第十章 毒物的效应-中宇宙的利用
10.1毒物的效应-中宇宙的利用

(383s)

第十一章 毒物的效应-野外实验
毒物的效应-野外实验

(494s)

第十二章 来自有害污染物的风险-污染物的风险评价
12.1来自有害污染物的风险-污染物的风险评价

(705s)

第十三章 来自有害污染物的风险-毒物的混合效应和全排水和全沉积物毒性测试
13.1来自有害污染物的风险-毒物的混合效应和全排水和全沉积物毒性测试

(544s)

第十四章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
14.1中国环境基准研究

(576s)

第十五章 生态毒理学应用—个人护理用品(PCPs)中的成分的生态风险评价
15.1生态毒理学应用—个人护理用品(PCPs)中的成分的生态风险评价

(732s)

第十六章 生态毒理学应用—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16.1生态毒理学应用—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1158s)

第十七章 生态毒理学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传播及控制
17.1生态毒理学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传播及控制

(1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