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意见反馈
从工业社会发展到风险社会,各类自然与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日益频发,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迅速增长,这就需要在传统的常态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应急管理。那么,面对突发事件高度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应急管理如何可能?与常态管理相比,应急管理在政策目标、组织形式和运行过程上有什么不同?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和工具?如何开展制度实践?走进《应急管理原理》,带您面向中国实践,了解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探索应急管理的创新前沿。
张海波
林雪
丁翔
窦闻
翟国方
张明晖
毕军
朱宝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由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历史转型的深化,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愈发频繁,不确定性、复杂性日益增加。在将安全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的背景下,中国的应急管理学科应势而生,推动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组成的复杂系统,有效地应对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定有序、社会长治久安。
在本团队发展的面向风险社会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中,《应急管理原理》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应急管理学科的学生和研究者,同时兼顾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系统地讲解应急管理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方法与工具、制度模式与最佳实践等。本课程分为八个章节:应急管理的兴起(第一章);应急管理的目标(第二章);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第三章);应急管理的运行过程(第四章);应急管理的模式(第五章);应急管理的失灵(第六章);应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第七章);应急管理的实践(第八章)。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2)培养专业分析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认知中国的应急管理实践;
(3)理解应急管理实践的内在逻辑,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的能力。
学习者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章节小测、课后讨论等方式进行自学。
(76s)
726
门课
69017
人报名学习
运营单位: 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